糖尿病防治新理念:合理用药七要点

时间:2013-09-16 信息来源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: 1
给大家谈了对控制糖尿病很有效的饮食、运动治疗,但正如所说,药物治疗是重头戏,在采取这些辅助疗法的同时,坚持用药是关键。向读者朋友介绍糖尿病合理用药7要点。
  药物种类
 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:(1)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,如磺脲类药物,包括格列本脲(优降糖)、格列吡嗪(美吡达,优哒灵、瑞易宁),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(格列奈类),如瑞格列奈(诺和龙、孚来迪)、那格列奈(糖力)。(2)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,如双胍类 (二甲双胍、格华止、迪化糖锭、美迪康等),葡萄糖苷酶抑制剂(拜糖苹、卡博平、倍欣)。(3)胰岛素增敏剂:噻***烷酮类,包括吡格列酮(艾汀),罗格列酮(文迪雅)。
 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,只有在胰腺分泌功能还正常的情况下才可选用。
  药物剂量
  为了减少副作用、避免中毒,多数药物都会标明每日最大服用量。药物剂量准确,才能达到服用最小剂量、起到最大疗效和产生最小副作用的效果。实际上,不少患者服药超过了每日最大服用剂量,如优降糖每日服用8片,格列齐特每日服用6~8片等。经验证明,超限服用只会增加副作用,并不增加疗效。服用磺脲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,谨防低血糖,服用10~15日后,根据患者餐后血糖的情况调整剂量,肝、肾功能不良者忌用。
  服药时间
  某糖尿病患者,一直口服降糖药,药是大医院专家开的,服药量也无错误,但血糖始终控制不好,有时还出现低血糖,这是为什么呢?经笔者详细询问,得知患者服降糖药均于餐后1小时左右,这时血糖已很高,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较差,还有可能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。
  绝大多数降糖药应在餐前20~30分钟服用,其目的是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,就餐后药物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,使血糖不升高。如餐后服药,由于药吸收需要一定时间,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,药物吸收后再降低。相比较,前者降糖效果好。当然也有些药在餐后即时服用,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,如二甲双胍等。另外有些药要求进餐开始同时服用,是因该药物吸收快,用餐时正是药物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,如那格列奈(唐力)等。
  对症用药
  众所周知,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,但是否对症用药往往被忽视,从而常造成治疗过错。例如优降糖,属磺脲类药,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,从而可降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,其降血糖快、效果好。如果你没有高胰岛素血症,服用磺脲类药物是正确的,但如你伴有高胰岛素血症,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。这样将导致高胰岛素血症更加严重,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,小马拉大车,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。
  因人用药
  根据患者自身体质、健康状况用药。比如,有的患者较胖,首选的口服降糖药是双胍类和葡糖苷酶抑制剂,因它们不增加体重,而服用磺脲类药物可使体重增加。又如,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选用格列喹酮(糖适平),因其代谢产物只有5%经肾排出,对肾功能的负荷较小。
  胰岛素治疗
 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疗效好,副作用小,不上瘾。根据病情,可随时选用胰岛素治疗或改用口服降糖药。对无明显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,可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。据报道,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采用4周的胰岛素治疗,然后仅采用饮食、运动治疗,可在2~3年内不用服降糖药。
  联合用药
  联合用药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选择。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,当然副作用也减小。每单药间有互补性,能更好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。常用的联合疗法,如磺脲类+双胍类或葡糖苷酶抑制剂、双胍+葡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、胰岛素治疗+双胍类或葡糖苷酶抑制剂等。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,2种降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选用,不提倡3类降糖药物联合选用。

(作者: 编辑:管理员)

相关热词: 糖尿病防治新理念:合理用药七要点
延伸阅读:

联系我们

  • 中心地址:

    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818号1栋4单元

  • 办公电话:

    028-85063722